学派文化:
金华学派:南宋时期,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相当有影响力,是 “浙东学派” 的重要一支。吕祖谦家学渊源,为学兼取众长,与朱熹、张栻并称为 “东南三贤”。其创办的丽泽书院,与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、象山书院一起被列入南宋四大书院。婺学源远流长,对当时全国的思想界、学术界产生过不小的影响。后来的唐仲友的 “经制之学” 和陈亮的 “事功之学” 等进一步丰富了 “金华学派” 的思想内涵。
文学艺术文化:
诗词文化:自古以来,金华就是一座诗意盎然的城市。众多古代文人墨客在金华留下了大量诗篇。比如南宋的陆游曾在金华避难三年,多次游历金华,写下了《东阳道中》《叶相最高亭》《山茶》等诸多诗篇和《智者寺兴造记》等散文;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留下的 “千古风流八咏楼,江山留与后人愁。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” 更是千古绝唱。
绘画艺术:南宋三朝宫廷画家刘松年是金华汤溪宅口人,在绘画领域被誉为 “南宋四大家”。此外,金华画僧若芬玉涧,南宋金华画家陈尧臣、王默庵等也都享负盛名。
传统民俗文化:
龙灯会:是金华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文化活动之一,人们通过迎龙灯,以示驱邪除瘟、去灾祈福、求五谷丰登、人畜平安。龙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“桥灯”(金华、兰溪称 “板凳龙”,浦江称 “长灯”),制作精美,迎灯阵式多样,如 “钦索箍”“肚里滚” 等,精彩且惊险。
斗牛: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的铜山斗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每年的元宵、端午、中秋和农历十月廿六会举办斗牛活动,其中元宵斗牛最盛大、最隆重。目前,斗牛习俗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建筑文化:金华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,形态简约,体现了典雅、素朴、自然的美感,且强调建筑与人的和谐,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和外部的景观构成都注重人的体验和感受。
饮食文化:金华火腿是金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,有着千年的历史,皮色黄亮,形似竹叶,肉色红润,香气浓郁,可用来炖汤、炒菜、做点心等;金华酥饼也是金华的传统名点,以梅干菜和猪肉等为馅料,色泽金黄,形如蟹壳,外皮酥脆,油润不腻口。
戏曲文化:婺剧是金华的地方戏曲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唱腔优美,表演形式丰富,融合了高腔、昆腔、乱弹、徽戏、滩簧、时调等多种声腔,在金华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,深受民众喜爱。